校园动态
全国高校德语学科首届跨文化交流研究高端学术会议在北外召开
供稿单位:德语学院 发布日期:2024-10-14

10月13日,全国高校德语学科首届跨文化交流研究高端学术会议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召开。本届会议由北外德语学院主办、《中德跨文化论坛》编辑部承办。会议以“新时代·新挑战·新方案”为主题,汇聚了来自全国高校德语学科从事跨文化交流研究的资深教授、青年学者及硕博学生等70余人,共同探讨德语学科跨文化交流研究在全球化、数字化的新时代背景下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北外校长、党委副书记贾文键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北外德语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吴江主持。

贾文键对莅临本次会议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对各兄弟院校给予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跨文化交流研究学者不仅在中国与德语国家的交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也在全球化背景下融会贯通地搭建了与全球各国交流的桥梁。当前,数智技术已经迈入崭新发展阶段。然而,因文明交流、民众交往的多元性与复杂性,跨文化研究始终保持着无法被人工智能替代的优势。期待德语学科进一步发挥自身特长,推动中德人文交流与合作在数字化新时代背景下走向更深层次。

会议分为主旨报告、分论坛及圆桌学术漫谈等三个环节。主旨报告环节由北外德语学院副院长张晓玲主持。德国明斯特大学Susanne Günthner教授应邀作了题为《高校互动中的交际实践——以大学咨询时间谈话为例》的报告。天津外国语大学田海龙教授在报告《跨文化交流中的话语互动:地方案例与全球主题》中强调了社会主体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对于不同文化相互融合的重要性。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语学院潘亚玲教授通过报告《整体性动态性视角下的跨文化管理:基于在德中资企业的实证研究》提出了中资企业在德国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及跨文化管理理论在实践中应用的新思路。浙江大学德国文化研究所所长、外国语学院亚欧语系主任李媛教授在报告《危机中的“权宜之技”能否成为“长久之计”?》中肯定了跨文化数字项目教学的可持续性并探讨了该类项目未来在其他语境和合作关系中的可推广性。青岛大学外语学院德语系主任綦甲福教授以中华学术外译项目“梁漱溟《中国文化的命运》”为例分析了在跨文化思维在学术外译中的重要作用。五大主旨报告结束后,现场师生围绕中德企业管理模式具体差异、话语的过程性与结果性等话题与专家展开精彩探讨。   

分论坛环节,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有关中国的跨文化叙事与书写”“新时代中国的跨文化话语建构”“中德跨文化交流中的互动与认同”“新时代中德跨文化教育与教学”等主题进行分组发言和讨论。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院长张帆教授、北外德语学院周海霞教授、厦门大学外文学院副院长刘悦教授、北外德语学院姚燕教授分别承担四个分论坛的主持工作。

圆桌学术漫谈环节由北外德语学院副教授、《中德跨文化论坛》编辑部主任李婧主持。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副教授卢盛洲、四川外国语大学德语学院副教授唐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语学院德语系主任韩丁副教授、北外德语学院讲师顾苏依次就跨文化研究中的主体感、间接性与对跨学科特征的思考等发表了个人研究心得并展开精彩交流,展望了新时代下跨文化交流研究的跨学科机遇与创新性发展方向。

会议闭幕式由张晓玲主持。四位分论坛主持人分别对分论坛报告进行总结与点评。吴江代表会议主办方向全体参会专家学者及会务人员致以诚挚谢意。

全国高校德语学科首届跨文化交流研究高端学术会议的圆满举行,标志着我国德语学科跨文化交流研究迈出了新的一步。此次会议不仅促进了专家学者对中德跨文化叙事书写、话语建构、交流互动、教育教学等领域前沿动态的深入探讨,也为中德关系与文化交流深化发展贡献了智慧。北外德语学院将继续发挥学科特长,推进中德人文深度交流,推动跨文化交流研究不断进步与创新,在思想的交流与碰撞中为我国德语学科的蓬勃发展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