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北外举办“全球文明倡议引领下的欧洲语言文化研究”主题论坛
供稿单位:欧洲语言文化学院 发布日期:2024-09-24

9月21日至22日,北京外国语大学举办“全球文明倡议引领下的欧洲语言文化研究”主题论坛。北外党委常委、副校长赵刚,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朱晓中、陈新、姜琍、徐刚等专家学者出席论坛,国内外40余所高校专家和200余名师生参加研讨。会议期间,全国十所兄弟院校欧洲非通用语学院领导以“新时代欧洲非通用语学科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为主题,就课程建设、学科发展、复合型人才培养等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赵刚在主旨发言中表示,在北外欧语学院院庆70周年之际,我们要致敬老前辈,他们为欧洲非通用语教育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为高质量推进教学科研打下了坚实基础,培养了众多非通用语高水平人才。进入新时代,我们要与欧洲非通用语及学界的专家学者一道,加强协同合作,深化学术研究,夯实教材基础,提升教学能力,担负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建设教育强国新征程上更加发奋有为。

赵刚、陈新和姜琍先后作学术报告。赵刚以“从诗歌传统看波兰人的精神世界”为题,强调语言文学在国别区域研究中的重要性,作为可以触及人类心灵的媒介,文学是认识对象国精神世界、民族性格、思维方式的关键所在。一国的文学形态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历史演化进程、人民精神特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基于此理论,赵刚总结了波兰诗歌所经历的三次发展高峰,并阐述了其诗歌演变历程所呈现的波兰民族特性。陈新以“中东欧国家的经济增长:现状与挑战”为题,在比较研究的视域之下,对中东欧国家近20余年来的经济发展趋势进行了回顾。他指出,中东欧国家经济在过去20年中有所发展,但与德国及欧洲核心区域的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创新力不足是制约中东欧国家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姜琍作了“试论中欧地区维谢格拉德集团合作中的俄罗斯因素”的主旨发言。她以时间发展为线索,梳理了俄乌冲突前后,俄罗斯对维谢格拉德集团(V4)的合作内容、合作意愿、力量格局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本届论坛设有“欧洲文学研究与翻译”“欧洲语言文学与研究”“欧洲国别与区域研究”“中欧文明交流与互鉴”四个专题分论坛,设有“欧洲语言文化与中欧文明交流互鉴”“欧洲文学研究与翻译”“国别区域研究”三个学生分论坛。主持分论坛的专家教师就论坛发言作总结点评。欧语学院院长柯静作大会总结,下届论坛承办方代表、大连外国语大学欧洲语言学院副院长孙傲作发言。